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我国已经实施了30年,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住房公积金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解决城镇职工的住房问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深层次发展要依靠企业文化。住房公积金事业也要依靠优秀的住房公积金文化,引领助推住房公积金事业健康、持续、长足发展。
住房公积金文化
“住房公积金文化”是住房公积金事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包括住房公积金事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深刻认识,是一种外显于风貌、内隐于心灵的意识形态,是住房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与“魂”。住房公积金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
思想上率先破冰,行动上才能顺利突围,改革方能真正发力。吉林省辽源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辽源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和吉林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以辽源住房公积金文化引领助推住房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用3年时间全力打造一支“团结、努力、本分”的住房公积金队伍,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将辽源中心建成全国一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辽源中心文化建设活动实践
建设全国一流住房公积金图书馆,推进辽源中心文化建设。文化是辽源中心的指路明灯,也是其努力前行的无限动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辽源住房公积金文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全民阅读蓬勃发展,提高广大职工的文化修养,更好地服务缴存职工和市民。经有关部门批准,辽源中心于2018年12月成立市住房公积金图书馆——“半亩方塘”,该图书馆先后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职工书屋”,被授予“全省模范职工书屋”“吉林省社科联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让读书成为职工的一种习惯。为打造一支“团结、努力、本分”的干部职工队伍,切实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打牢文化基础,辽源中心开展了为期2年的“住房公积金学习年”活动,构建“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为先导,以理论武装、学习培训为主线,以促进工作为主旨”的学习体系。该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互相学习、考试交流”等方式,派出职工外出学习13次;邀请先进模范、礼仪教师、医学专家等授课18次;学习年活动结束后,辽源中心评选出优秀讲师10名、优秀学员20名。
此外,辽源中心一直把雷锋精神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也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雷锋精神已成为辽源住房公积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订住房公积金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中,辽源中心更多地考虑办事群众,让群众办事简单、快捷、受尊重,努力做到周到服务、微笑服务、礼仪服务。在各项工作实践和生活中,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3年来,辽源中心涌现出很多爱岗敬业、爱心奉献、拾金不昧的雷锋式故事。2019年,辽源中心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要打造优秀的住房公积金文化,为缴存职工提供一流服务,必须要有一支过硬的干部职工队伍,其标准就是团结、努力、本分。要实现这个标准,必须加强党建文化工作。在住房公积金文化建设过程中,持续加强职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辽源中心结合工作实际,为职工安排了内容丰富的党课。邀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及专职党务工作者作为授课讲师,让职工通过党课用理论武装自己、指导工作。同时,建起具有住房公积金文化特色的党员活动室。今年年初以来,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辽源中心的各项工作,党员均冲在工作前线,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员模范的带领下,一支团结、努力、本分的职工队伍已经形成,为住房公积金文化建设、创建全国一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提供了人员保障。
在住房公积金文化建设实践中,辽源中心率先提出“住房公积金文化”这一概念,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辽源住房公积金文化,在行业领域树起了一面文化的旗帜,踏出了一条以住房公积金文化引领助推住房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住房公积金文化根植于中华历史文化的沃土,同时又具有改革、创新、突破的时代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辽源中心将继续以住房公积金文化引领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宋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