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北京中心”)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工作部署,坚守为人民“住有所居”提供资金支持的初心,以科技为引领,深入推进“互联网+住房资金服务”,一批堵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服务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效,首都30万个缴存单位、1000万名缴存职工办理业务更加便利。
“零等待” 群众办事更便利
北京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合理规划网点布局,在服务集中区域拓展90余个银行代办网点,实现住房公积金业务全市范围通缴通取通贷通还,不再受网点区域限制,缴存职工实现业务“就近办”。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和个人住房贷款还款等高频业务,实现一次签约自动办理,市内工作调动转移实现自动接续。
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自动化技术,对柜台业务、常规业务和高频业务实施精准分流。系统升级后对外服务窗口从263个缩减为167个,但业务办理等候时间从1~2小时压减为“零等待”。提供网上业务大厅、手机APP、12329热线电话等全方位服务渠道,办事便利度进一步提升。全系统52个政务服务事项,网办业务占比98%。
借助大数据联网核查替代证明材料,累计取消11项办事证明、18项住房公积金归集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单据以及所有办事材料的复印件。今年,北京中心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时限将压减至47个工作日。
数据共享政务服务跨界融合
通过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E窗通”平台和社保部门网上业务大厅融合,企业登记(注销)、社保登记开户时,自动完成住房公积金单位(个人)开户,并可在次月通过银行托收自动缴存住房公积金,实现企业从住房公积金账户开立、缴存到注销的“无感”办结。
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不动产抵押权(注销)登记业务融合办理,贷款人在北京中心可一次性完成抵押登记申请,贷款结清后办理抵押权注销登记业务,不需要再到不动产登记大厅办理,还可凭不动产登记证明电子证照快速放贷。
实现各渠道方便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开通北京住房公积金APP、短信等服务渠道;与金融、互联网等行业龙头企业的移动平台和自助终端融合开办业务,实现通过北京通APP、联名卡银行手机APP和自助终端、市级政务服务自助终端等渠道自助办理业务;规范办事指南、统一身份认证,实现在国家政务平台和北京市政务平台一次登录即可办理住房公积金各项业务。试点与顺义区、北京市实体综合政务大厅合署办公,实现跨界实体柜台政务服务融合办理。
通过接入全国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平台,实现与全国342个城市住房公积金联网,异地工作调动只需在新单位所在城市一次申请,就可完成住房公积金账户和资金转移接续,扭转城市“两头跑”的局面。
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信息汇聚共享,为国家个人所得税改革提供准确有效的核查手段。定期向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共享个人住房贷款等信息,并借助人行征信平台个人信用报告,有效杜绝住房公积金多贷骗贷行为。积极助推北京市大数据行动计划,为全市政务服务水平提升增加融合新动力。目前,北京中心实现47个事项的汇聚,在市大数据平台共享233个数据项。
此外,打通与13家商业银行的结算通道,形成业务受理、银行结算、财务记账全流程自动办的闭环,实现结算资金秒到账。
精准施策 为企业排忧解难
北京中心积极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现困难的企业和职工提供阶段性支持政策,实现企业线上申请住房公积金缓缴,合理提高缴存职工租房提取额度。截至2020年6月底,北京中心为近8000个困难企业办理住房公积金缓缴,涉及资金约5.82亿元;为近1800名困难职工提高租房提取额度。
及时出台政策,推行企业在5~12%之间自主灵活选择缴存比例。2019年以来有10.3万多个单位以低于12%的比例缴存住房公积金,为企业减负47.15亿元,企业活力和获得感进一步增强。